电话:023-63103617

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

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主办

传经颂典

Classic transmission

道家
  • 《无量寿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

    《无量寿经原文与白话文对照》  法会圣众第一  【原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憍陈如、尊者舍利弗、尊者大目犍连、尊者迦叶、尊者阿难等,而为上首。又有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及贤劫中一切菩萨,皆来集会。  【白话文】我亲自听见佛是这样说的。那时候,释迦牟尼佛住在的王舍城的耆阇崛山中,与他住在一起的有大比丘僧一万二千人。这些声闻弟子都修得了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的六种神通。他们以侨陈如长老、舍利弗长

  • 《太上感应篇》译文

    太上老君说:人的祸福没有门路,完全是由自己招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像人影紧跟着形体一样,绝不差错。所以天地之间,有专管过错的神明,按照人们犯罪的轻重,来削减寿命(人活一百天叫一算,十二年叫一纪)。不但寿命被减,还让恶人贫困损耗,忧患重重,人人厌恨,刑罚跟着而来,吉祥之事都避他而去,恶煞凶星却祸害他,到了寿命已减尽时,就是死期。三台神君掌金玉,禄位,土田;北斗神君掌延生,注死,祸,福。他们在人的头上,记录人的罪恶,并且依照轻重来夺除寿命。又有三尸神(上尸神彭倨,中尸神彭质,下尸神彭矫),分别居

  • 《太上感应篇》原文

    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是以天地有司过之神,依人所犯轻重,以夺人算。算减则贫耗,多逢忧患;人皆恶之,刑祸随之,吉庆避之,恶星灾之;算尽则死。又有三台北斗神君,在人头上,录人罪恶,夺其纪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辄上诣天曹,言人罪过。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过,大则夺纪,小则夺算。其过大小,有数百事,欲求长生者,先须避之。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

  • 看经警文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若三业无亏,则百福俱集。三业者,身口意也。一、端身正坐,如对圣容,则身业净也。二、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也。三、意不散乱,屏息万缘,则意业净也。内心既寂,外境俱捐,方契悟于真源,庶研穷于法理。可谓水澄珠莹,云散月明。义海涌于胸襟,智岳凝于耳目。□莫容易,实非小缘。心法双忘,自他俱利。若能如是,真报佛恩。

  • 旃陀罗引

    昔有旃陀罗日杀十羊贩肉自活经过寺中拾得一纸有三千佛名随奉归家供养当日媳生一肉卵破有八童子及长形状丑陋扬眉努目挥拳掉臂见者莫不恐惧大为殃祸后又生一卵自谓先所生既为人害今必不祥将弃之空中叱曰当善护勿轻毁迨卵破得四女颜貌端严人所喜见虽不读书亦能识字出语成文受持斋戒诵金刚经一心好善八兄感而改恶从善其父亦修兄为八金刚妹为四菩萨(梵语旃陀罗华言屠户也)

  • 御制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集注序

    朕惟佛道弘深精蜜,神妙感通,以慈悲利物,以智慧觉人,超万有而独尊,历旷劫而不。先天地而不见其始,後天地而不见其终。观之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盖可见矣。是经也,发三乘之奥旨,启万法之玄微。论不空之空,见无相之相。指明虚妄,即梦幻泡影而可知;推极根原,於我人众寿而可见。诚诸佛传心之秘,大乘阐道之宗,而群生明心见性之机括也。  夫一心之源,本自清净,心随境转,妄念即生。如大虚起云,辄成障翳;如宝镜蒙尘,随靍光彩。由此逐缘而堕幻,安能返妄以归真?惟如来以无上正等正觉,发慈悲至愿,悯凡世之沉迷,念众生之冥昧,

  • 重刊金刚经集注序

    金刚经者,说自释迦,来从舍卫,鸠摩翻译,得语言文字之详;象教宏敷,统纲领源流之正。洵禅门之宝炬,觉路之金绳也。惟是微言响绝,诵之者莫测其端,奥旨渊深,解之者莫窥其际;苟非钻研旧注,萃会诸家,参考乎得失之林,折衷于异同之旨,则虽诵万遍,而书万本,究难证三昧,而入三摩。余禅悦夙耽,钝根未化,公馀披览,历有岁年,见夫明成祖所集金刚经注一书,阐发靡遗,紬绎无尽。适有普应寺住持震初上人,勤修戒律,大畅宗风,因属其详加参校,付之剞劂。倾群言之沥液,渡彼迷津;采众说之精英,成皍善果。庶使生公说法登台,而顽石皆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仙游翁集英曰】金刚者。金中精坚者也。刚生金中。百炼不销。取此坚利。能断坏万物。五金皆谓之金。凡止言金者谓铁也。此言金刚。乃若刀□之有钢铁耳。譬如智慧。能断绝贪嗔痴一切颠倒之见。般若者梵语。(梵语者。西方之语也。)唐言智慧。(唐言者。中国之言也。)性体虚融。照用自在。故云般若。梵语波罗蜜。唐言到彼岸。欲到彼岸。须凭般若。此岸者。乃众(平声)生作业受苦生死轮回之地。彼岸者。谓诸佛菩萨究竟超脱清净安乐之地。凡夫即此岸。佛道即彼岸。一念恶即此岸。一念善即彼岸。六道如苦海。(六道者。天。人。阿修罗。地狱

  • 法会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闻  【王日休曰】是。此也。指此一经之所言也。我者。乃编集经者自谓。是阿难也。如是我闻者。如此经之所言。乃我亲闻之于佛也。弟子尝问佛云。他时编集经教。当如何起首。佛言从如是我闻起。  【李文会曰】如是我闻者。如来临涅槃日。阿难问曰。佛灭度后一切经首初安何字。佛言初安如是我闻。次显处所。是故傅大士云。如来涅槃日。娑罗双树间。阿难没忧海。悲恸不能前。优波初请问。经首立何言。佛教如是者。万代古今传。若以诸大宗师言之。如者。众生之性。万别千差。动静不一。无可比类。无可等伦。是者。只是众生性之别名。

  • 善现启请分第二

    时长老须菩提。  【李文会曰】时者。空生起问之时也。长老者。德尊年高也。须菩提者。梵语也。唐言解空是也。  【王日休曰】长老。谓在大众中。乃年长而老者也。  【僧若讷曰】梵语须菩提。此翻善吉善现。空生尊者。初生时。其家一空。相师占之。唯善唯吉。后解空法以显前相。  【僧了性曰】须菩提人人有之。若人顿悟空寂之性。故名解空。全空之性。真是菩提。故名须菩提。空性出生万法。故名空生尊者。空性随缘应现。利人利物。亦名善现。万行吉祥。亦名善吉。尊者。随德应现。强名五种。  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

  •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李文会曰】摩诃萨者。摩诃言大。心量广大。不可测量。乃是大悟人也。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六祖曰】一切者。总标也。次下别列九类。  【王日休曰】凡有生者。皆谓之众生。上自诸天。下至蠢动。不免乎有生。故云一切众生也。众生虽无数无穷。不过九种。下文所言是。  【李文会曰】众生者。谓于一切善恶凡圣等见有取舍心。起无量无边烦恼妄想。轮回六道是也。  【古德曰】觉华有种无人种。心火无烟日日烧。谓诸愚迷之人。被诸烦恼。则熙熙然。此非悟道。其实如木偶耳。若或中

  • 妙行无住分第四

    复次。须菩提。  【王日休曰】谓再编次。佛与须菩提答问之言也。此乃叙经者自谓。  【颜丙曰】复次。乃再说也。  【李文会曰】复次者。连前起后之辞。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疏钞云】言应无所住者。应者当也。无所住者。心不执著。  【李文会曰】菩萨于法者。总标一切空有之法也。应无所住者。一切诸法。应当无所住著也。  【法华经云】十方国土中。惟有一乘法。谓一心也。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二乘之人。不能解悟。谓言心外即别有法。逆生执著住于法相。此同众生之见解也。  【逍遥翁曰】凡夫不识自佛。一

  •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  【宝积如来解曰】如来真身。本无生灭。湛然常住。托阴受形。同凡演化。入神母胎。擐(胡贯切)此凡相各别。故云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颂曰。凡相灭时性不灭。真如觉体离尘埃。了悟断常根果别。此名佛眼见如来。  【王日休曰】此如来。乃谓真性之佛也。佛呼须菩提而问之云。可以用三十二相见真性之佛否。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王日休曰】此须菩提言否也。而又呼世尊云。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是其言否也者。乃大略言之。下乃详言之也。  【李文会曰】不可以身相得见如

  •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陈雄】引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智度论云。佛法大海。信为能入。盖实信者。实谛之阶也。须菩提疑众生不能生实信。故作此问。而佛恐沮众生实信之心。且告之以莫作是说。  【僧若讷曰】持戒者。诸恶莫作。修福者。众善奉行。夫持戒修福者。即种善根者也。  【李文会曰】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者。须菩提谓前说无相行于布施。即是因深。得见无相如来。

  • 无得无说分第七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僧若讷曰】空生领解佛旨。乃云第一义中。无有定实之法可得。亦无有定实之法可说。  【陈雄曰】楞伽经论七种空有曰。一切法离言说空。第一义圣智大空。如来了真空之妙。固无法可得。亦无法可说。是以设为之问。无上菩提。乃第一义。深妙难名。或持戒忍辱而得之。或精进禅定而得之。或聚沙为塔。或称南无。皆已得之。岂可拘以定法而名之哉。如来悯众生之未悟。安得嘿然而离说。或

  • 依法出生分第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  【王日休曰】三千大千世界者。此日月所照。为一小世界。其中间有须弥山。日月绕山运行。故南为阎浮提。东为佛婆提。西为瞿耶尼。北为郁单越。是名四天下。日月运行。乃在须弥山之中腰。故此山之高。其半出日月之上。山上分四方。每方分八所。中间又有一所。共三十三所。谓之三十三天。梵语谓之□利天是也。日月运行于此四天下。谓之一小世界。如此一千小世界。谓之小千。如此一千小千世界。谓之中千。如此一千中千世界。谓之大千。以三次言千字。故云三

  • 一相无相分第九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  【陈雄曰】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此四罗汉在一切凡夫人中为第一。佛告弥勒菩萨。于法华经尝言之矣。告大慧菩萨。于楞伽经亦详言之。大涅槃经。佛言有比丘欲得须沱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当勤修习奢摩他。毗婆舍那二法。大般若经有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正此之所谓四果也。又云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不著预流果。不著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抑又

  • 庄严净土分第十

    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来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刘虬曰】言如来作菩萨时。在然灯佛所。于法毕竟无所得。离所取也。  【六祖曰】然灯是释迦牟尼佛授记之师。故问须菩提我于师处听法。有法可得不。须菩提知法。即因师开示而实无得。但悟自性本来清净。本无尘劳。寂而常照。即自成佛。当知世尊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  【王日休曰】如来。佛自谓也。昔。旧也。然灯即定光佛。乃释迦佛本师。  【陈雄曰】八王子皆师妙光。得成佛道。而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然灯。十六王子出

  •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王日休曰】西土有河。名曰恒河。佛多以此河沙为言者。盖因众人之所见。而取以为譬喻也。然佛尚以此问须菩提宁为多不者。盖使须菩提先省悟此沙已不胜其多矣。然后为下文之说也。宁字。儒家训岂如此。乃译师用字。止如助字。然不须深考也。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李文会曰】如恒河中所有沙数者。一沙即为一河。是诸河中各有其沙。河尚无数。何况其沙也。  【川禅师云】前三三。后三三。颂曰。一二三四数河沙。沙等

  •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复次。须菩提。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陈雄曰】随顺者。随顺众生而为说也。但说是经一偈之处。则凡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者。举皆以华香璎珞幢幡缯盖香油苏灯。恭敬供养。如佛真身舍利宝塔在此。况能持诵一经全文乎。应知尽能持诵全文者。则所成就之法。乃出世间上上法也。非寻常法也。故坛经有所谓摩诃般若波罗蜜法。最尊最上最第一。  【谢灵运曰】封殡法身谓之塔。树像虚空谓之庙。圣体神仪。全在四句。献供致敬。宜尽厥心也。  【六祖曰】所在之处。见人即说是经。常行无

共有22页首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尾页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81号3栋3楼    邮政编码:400015  电话:023-63103617   传真:023-63103631     邮箱:3174389528@qq.com


Copyright 2014-2025   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0201427号

技术支持: 遥阳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