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家冰心决,静心诀 ,清心决,养神决时间:2019-01-07
清心诀 清心如水, 清水即心 。 微风无起, 波澜卟惊 。 幽簧独坐, 长啸琴鸣 。 禅寂入定, 毒龙遁行 。 我心无窍, 天道酬勤。 我义凛然, 鬼魅皆惊 。 我情豪溢 ,天地归心。 我志扬迈 ,水起风生 ! 天高地阔 ,流水行云 。 清新治本 ,直道谋身 。 至性至善 ,大道天成 ! 静心诀 冰寒千古,万物尤静,心宜气静,望我独神, 心神合一,气宜相随,相间若余,万变不惊, 无痴无嗔,无欲无求,无舍无弃,无为无我。 静心诀要(静学指微)大道无多子,唯在清静一法门。 故静字诀,乃为修道第一诀,一切法门,均从此一法门下手。 身静则生阳,心静则生慧,气静则生神,神静则生精; 而一以心静为头脑。静则定,定则得。 白玉蟾祖有言:「大道以无心为体,忘言为用,柔弱为本,清静为基。」 又云:「薄滋味以养气,去瞋怒以养性,处卑小以养德,守清静以养道。」 而老子之学,则纯以清静无为为主旨。故清静法门,实为三教圣人所共守。 而世人则无不在竞逐劳役的纷纷扰扰中讨生活。 殊不知:「半日安闲半日佛,片时清静片时仙」也。 要作仙作佛作圣人,甚至是得大智慧,立大功,创大业,树圣德,均非从此静字下手不为功! 冰心诀 心若冰清,天塌不惊。万变犹定,神怡气静。 忘我守一,六根大定。戒点养气,无私无为。 上下相顾,神色相依。蓄意玄关,降伏思虑。 内外无物,若浊冰清。尘垢不沾,俗相不染。 虚空甯宓,浑然无物。无有相生,难易相成。 份与物忘,同乎浑涅。天地无涯,万物齐一。 飞花落叶,虚怀若谷。千般烦忧,才下心头。 即展眉头,灵台清幽。心无罣碍,意无所执。 解心释神,莫然无魂。灵净归一,气协魄消。 水流心不惊,云在意俱迟。一心不赘物,古今自逍遥! 养神诀 神为心所主,养神必先养心。心静则神安,心动则神疲。 心为神所主,养心必先养神。神安则心静,心动则神疲。 神,指心力、心劲。神是身体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 要做到主动养精气,应保持精 神愉快,心情舒畅,遇事不怒, 思想宽广,饮食有节,起居正常,劳逸结合,锻炼至上,增 强抵抗力。 《内经》 云: ‘精不足者, 补之以味。 ’ 浓郁之味, 不能生精; 惟清淡之味, 乃能补精也。 万物皆有味,调和胜则真味衰矣。 淡煮之得法,自有一段冲和恬澹之味,益人肠胃。 故淡食 可以养精,可以益寿。 ” 《七部语要》说: “神静则心和,心和而神全。 神躁则心荡,心荡则神伤。将全其形, 先在理神。 故恬和养神,则自安于内;清虚栖心,则不诱于外也。 七窍者,精神之户牖也; 志气者, 五脏之使候也。 耳目诱于声色, 鼻口悦于芳菲, 肌体舒于安适, 则精神弛骛而不守; 志卸縻于趋舍,则五脏滔荡而不安。 嗜欲连绵于外,心脏壅塞于内,曼衍于荒淫之波, 留连 于是非之境,而不败德伤生者,盖亦寡矣,以劳形而伤神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