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

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主办

新闻动态
  • 33年公益行动 他们让48836名唇腭裂患儿绽放微笑

     唇腭裂是当前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发病率约为1.3‰左右。在我国,很多唇腭裂宝宝都生活在偏远的农村。天生的面部残缺给孩子和整个家庭都会带来不可想象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来自浙江杭州的整形医生韩凯开始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免费做唇腭裂手术,一干就是33年。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韩凯带领“母亲微笑行动”团队走进广西柳州,开启了疫情后的首次“微笑之旅”。  33年的公益之旅免费为唇腭裂患儿手术  一次医疗救助行动有上百位非医疗志愿者参加,这是“母亲微笑行动”的一大特点。  按照惯例,手术前,志

  • “数字校园”再出圈 快来沉浸式“云打卡”

     “数字校园”又出圈了。  鲜活的数字形象奔跑在屏幕上,跑过草坪,路过教学楼,最终在图书馆前的湖边长椅上坐了下来;屏幕内外的人同时看着波光粼粼的湖面,欣赏着“云端”上的虚拟校园——这是前不久包括中国传媒大学在内的4所国内高校推出的“数字校园”,人们不用进校门便可沉浸式体验名校环境。  2022年6月,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曾搭建一场兼具科技感与趣味感的沉浸式毕业体验,引发关注。此次该校的“数字校园”依旧由学生创作团队打造,借助绿洲启元编辑器,在毕业典礼场景基础上对校内景物做了更深入的还原,让校园场景飞上“

  • 善作善为暖人心 缅怀这些慈善事业的奉献者

      希望工程30多年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捐赠人、工作人员的,默默付出。让我们一起缅怀这些,希望工程的奉献者们。(记者 石伟强)来源:中国青年网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播撒知识种子,传递爱心与正能量,用教育改变孩子们的未来——支教,青春之光在乡村闪亮(青春派)

     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投身支教项目,在乡村孩子们快乐童年和美好未来之间,用青春和热血,架起了一座美丽的桥梁,用教育改变乡村孩子们的未来。那些曾经羞涩、迷茫的孩子,在他们的陪伴下,变得对自己充满信心,对未来充满希望。他们育人,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  ——编 者  彭涛: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情”  迎面而来的一声声“涛哥”此起彼伏,听到最少的反而是“彭老师”。支教的第八个月,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会泽一中文渊中学教师彭涛已与学生打成了一片。  “上完第一节课,浑身全是汗。”2022年8

  • “付出不求回报”——与特教老师一起关爱孤独症儿童

      3月31日,特教老师陈进(中)与同事交流学习。  4月2日是第16个世界孤独症日。在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兰州欣雨星儿童心理发展中心,有一群专门为孤独症儿童服务的特教老师,陈进便是其中之一,她从事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近十年,每年要为30多个孩子进行康复训练。  由于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陈进所在的机构以“亲子同训”模式为儿童开展个性化康复指导。在特教老师耐心细致的帮助下,孩子们在这里进行个训课、集体课、学前融合课等,有的孩子对数字、绘画产生兴趣,有的孩子变得喜欢与人交往,家长也学到了专业知识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成

  • 构建“党员+农户”网格 推进农村基层治理

      3月28日,在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白牛村的云上白牛·电商“共富工坊”直播间,网格党员(左)与电商主播一起推介特色农产品。  2022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积极构建“党员+农户”网格治理机制,将全镇党员分层分类进行网格地域划分,平均每个党员联系8至10家农户,明确党员具体服务事项,推动实现党员常态化走访,村两委、党员、农户互相督促的管理机制。同时,还定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听民声、晓民意、解民忧,推动农村基层治理有效提升。  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3月28日,在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石铺村党群服务

  • 学习语|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

     3月22日至28日是第36届“中国水周”。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利用,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为统筹推进水资源节约、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等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天,党建网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部分相关重要论述,邀您一同学习领会。  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  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

  • 爱水护水 迎世界水日

      3月21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东泰河,志愿者将鱼苗放流入河。  在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即将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爱水护水宣传教育活动和志愿活动,增强人们节水护水的意识。  新华社发(索向鲁 摄)  3月21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中心公园旁,志愿者向东泰河放流鱼苗。  在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即将到来之际,各地举行丰富多彩的爱水护水宣传教育活动和志愿活动,增强人们节水护水的意识。  新华社发(蒋晓东 摄)  3月2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滹沱河段,志愿者在徒步巡河、捡拾垃圾。  在第三十一

  • 开在儿童医院病房里的学校

      2月28日下午的“彩虹湾病房学校”课堂,教师志愿者带孩子们做手工。上海市儿童医院供图  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有一所“彩虹湾病房学校”。虽然只有一间屋,每周只上一节课,学生也不固定,但学校有自己的顶层设计,来自19所学校的教师志愿者轮流前来授课。  这所设立于2016年、由上海市儿童医院与长风教育生态共同体联建的学校,初衷是帮助患有慢性病、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的孩子完成上学的心愿。而在这里上学的意义,也远远超过“学习”本身。  “病房学校”的概念在国外医院已有成熟模式;10余年前,国内个别城市的儿童专科医院也

  • 他们,重庆好人!感动山城

    有一种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有一种感动,让人热泪盈眶他们,在平凡工作中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他们,在平凡生活里书写不平凡的故事……“重庆好人”发布活动访谈现场。付作侨 摄3月14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万州区委、万州区政府联合主办的“贯彻二十大 建设新重庆”身边好人微访谈暨2023年第一季度“重庆好人”发布活动在万州大会堂举行。余行江、周小琴、代斌、蒋勇、彭道明、彭先述、曹兴梅夫妇等“重庆好人”来到现场,他们讲述的向善向上的故事,深深感动着每一位观众。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近期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了2023年第一季度“

  • 31载守塔人:我是森林的眼睛

      3月9日,黄同维在火情瞭望塔上观测(无人机照片)。  今年55岁的黄同维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城西山顶上的火情瞭望员,负责可视范围内的8万多亩森林火情观测和部分林区防盗伐工作。只要发现火情,黄同维就要及时向榕江县森林防火指挥部汇报,由县里组织灭火队进行处置。  自1992年初来到这里,黄同维在山顶的瞭望塔上坚守了31年,妻子吴再琼是他的得力助手。“观察火情这活虽然不累,但马虎不得。”黄同维说,尤其是春冬草木干燥季节,他和妻子吃饭都是轮流吃,有时还需端着饭碗到瞭望塔上一边吃一边观测。  “只有

  • 希望工程:亿万人的“公益情结”共写关于爱的故事

      今年1月,一则“离奇”新闻曾引发网友们的热议——在安徽铜陵,王某与刘某在酒后发生口角,王某情绪激动下扇了刘某一巴掌。事后刘某表示不接受口头道歉,不需要赔偿,但要求王某捐款5000元给“希望工程”。网络截图。  此事一出,网友纷纷评论:“这格局一下就打开了!”  为什么提到公益事业,很多人会自然想到“希望工程”呢?  “希望工程”是几代人的慈善公益记忆  1989年,由中国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的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为目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希望工程”正式创立。  1990年9月5日,邓小平

  • 内蒙古东部小城传承雷锋精神:每10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

      “开鲁常住人口约30万,共有1035支志愿服务队,3万余名志愿者,每10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3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开鲁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主任宣红才如是说。  开鲁县位于内蒙古东部,隶属于通辽市,地处西辽河冲积平原腹地。  冯占荣是开鲁县一名党员志愿者,已经光荣在党53年。她深受雷锋精神的影响,连续十几年开展学雷锋志愿活动,主动关照、帮助身边的孤寡老人和患病青年。  每个月冯占荣都会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代景兰,给老人买爱吃的烧鸡、烤鸭和水果,给老人做鞋、买衣服,陪老人聊天。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因爱相聚,共赴光明——民间公益救援力量如何炼成

     他们是教师、职员、技术工人……身份不同、岗位各异,但只要穿上队服,便有了共同的名字、怀揣同一种梦想。他们被称为“追光者”“逆行人”,每当地震、火灾、疫情等发生,总会主动请缨、冲在一线。例如,此次土耳其7.8级地震灾害中,就有多支中国民间公益救援力量驰援救灾。  今天,我们聚焦民间公益救援组织,倾听他们的心声,并请专家深入探讨,为推动此类群体健康规范发展、发挥更大作用而提供建言。  2月9日黎明,一缕微光洒在土耳其马拉蒂亚市灾区的废墟上,在断壁残垣间显得暗淡而又苍白。冒着余震的风险,蓝天救援队已开始了

  • 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慈善之路

    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慈善之路  ——访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  2022年7月1日,孙达与接受中华慈善总会慈善救助的新疆和田先心病患儿及家长参观天安门广场  记者:《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日前正式公布,这份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可以说公益慈善力量在其中大有可为。中华慈善总会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  孙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 “中国好人”林阿勇:从点点微光到情暖万家

    多年来,林阿勇始终热心公益。图片来源:龙岩供电  30年电网人,巡线一万一千里;26年公益路,带领义工开展公益活动千余场,获益群众五万余人。他用自己的足迹踏遍千山,守护万家灯火;用自己的足迹走访众多村落,点亮困难群众不灭的心灯。他先后荣获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全国优秀志愿者、2008北京奥运电力保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他是一名电网义工——林阿勇。  空谷足音,守万里铁塔银线  一万一千里山路,一万四千基铁塔,九十双破旧的绝缘鞋……是林阿勇输电生涯的写照。2000年,林阿勇从配电线路工,转到输电线路岗位

  • 拾荒助学的九旬老教师,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浙江杭州的退休教师王坤森,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几乎每天都会佝偻着背,夜出拾荒,用亲手劳动所得,帮助困难学生上大学。他拾荒助学的故事让很多网友感动又敬佩。  2月21日,年逾九旬的王坤森老人签下了遗体捐献志愿书,他说,自己最后的心愿就是将遗体捐给曾工作多年的学校医学院,重返讲堂成为学生们的“大体老师”。  老人十多年坚持拾荒助学  为不打扰别人只在夜晚出门  王坤森曾是一名部队军官,转业后在浙江医科大学(现浙大医学院),从事国防教育工作,直至退休。  一次偶然,王坤森在报纸上看到“大眼睛女孩”苏明娟的照片

  • 这列绿皮火车上,有个“移动自习室”🤗

    近日,一趟带有自习室的火车受到关注它拆除了车厢里部分座椅在紧挨车窗位置安装了课桌椅变身“学习车厢”供有需求的旅客使用网友称之为“开往春天的自习室”它就是行驶在渝怀铁路往返于重庆与秀山间的5609/5610次公益性“慢火车”暖心!公益“慢火车”变身“移动自习室”列车的车身上,涂装“渝阅之旅”图标“YuYue”二字,既有渝怀、阅读之意又音同“愉悦”车厢两侧壁板上的励志标语让人联想到了校园走廊“走廊”尽头课桌椅旁坐着不同年龄段的“同学”这里是“欢乐园”5岁的小女孩文晨依在妈妈带领下跟读古诗妈妈拿出手工玩具和女儿一起拼

  • 博物馆游“出圈”:把文物背后的故事讲给你听

    “我们就是为运河边的博物馆群来的。”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游客络绎不绝,不少是来自外地的家庭游客。刚刚过去的寒假,各地博物馆迎来一波游览热潮。  近几年,《只此青绿》《唐宫夜宴》《我在故宫修文物》等节目的走红唤起了人们对文博的热情,“博物馆热”悄然兴起。沉下心来逛一次展览、听一场专业讲解成为一种热门的出游选择。各地博物馆也纷纷出招,推出互动体验、文创产品、数字文物,为文博爱好者提供博物馆全新的“打开方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高文物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水平,

  • 退伍军人手指涂鸦,堪比“印刷体”!

    以尘为纸、以手为笔先用手指画出字的轮廓再将字逐个勾勒不一会儿一个个艺术字就出现在眼前网友纷纷点赞:堪比“印刷体”、行走的打印机视频中的这位高手是来自河南三门峡的退伍军人刘万艺说起这身技艺跟他4年的从军经历密不可分刘万艺曾是一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在部队时,从小就喜欢写写画画的他被选中成为宣传员那时电脑刻字技术还未普及部队的宣传条幅全由宣传人员人工制作慢慢,刘万艺练就了这身本领书写征兵宣传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军魂”↓除了手写字刘万艺还能用脚踩出“印刷体”他说,这门技艺是部队教会的虽然已经脱下军装

技术支持: 遥阳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