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

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主办

新闻动态
  • 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与深刻启示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伟大旗帜,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纵观4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国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生产力得到前

  • 人民日报整版探讨:加强基层治理研究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1日 09 版)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总结我们党加强基层治理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新时代如何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学理支撑。本期学术版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编者研究总结我们

  • 创新社区治理 嵌入式服务让城市更有温度

    本周一,国家发改委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前一天发布的《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将选择50个左右的城市,每个城市试点选择100个左右社区,开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向社区的居民提供养老托育、社区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务、体育健身等服务。这些需求都是具体的,甚至是刚性的,但如何用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来满足,这是个怎样的概念?将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什么是“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本周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给出的定义是,以社区小区为单位,在公共空间中嵌入一种或多种功能性设施和

  • 浙江诸暨:数智枫桥论坛暨诉源治理协同应用发布会召开

    11月16日,由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法院、数智枫桥研究院主办的数智枫桥论坛暨诉源治理协同应用发布会成功召开。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纠纷解决智能化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浙江省政法信息管理中心、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诸暨市委政法委等相关负责人出席,诸暨市人民法院院长主持,诸暨市级机关及镇乡街道分管领导,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浙江大学等专家学者,律师代表参会。本次论坛为首届数智枫桥论坛,以“数字法治与新时代‘枫桥经验’”为主题,创新数字法治新模式,为“枫桥经验”的创新发展,为提升矛

  • 让善心善举沐浴法治阳光——慈善法修法热点引起广泛讨论

    【法眼观】  光明日报记者 刘华东  无论是出现重大突发事件时,民众积极踊跃捐款捐物,还是对流传于微信朋友圈的个人求助的慷慨解囊,慈善离我们从不遥远,但其内涵又远超于此。今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修正草案)》(以下简称“草案”)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后,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引起广泛讨论。  现行慈善法于2016年3月通过,是中国慈善领域首部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这一法律对慈善组织、捐赠人、管理部门等各方主体的慈善活动行为进行了规范,是我国慈善事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标志。  虽然该

  • “农村基层党建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召开

    11月11日,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农村基层党建研究中心主办,中共浙江省缙云县委组织部、缙云县农业农村局、中国农业大学·缙云乡村共富学院协办的“农村基层党建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召开。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林万龙,浙江省缙云县委书记王正飞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全国党建研究会顾问、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作线上视频致辞。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卢兆彤主持开幕式。林万龙介绍了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农村

  • 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评述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 题: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评述  新华社记者  金秋十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浓墨重彩、熠熠生辉。  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正是在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中开拓通向真理的道路,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迈步新征程,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

  • 科好玩丨来,看这位“机器化学家”打算如何在火星上制氧

    大家好我是小来未来的“来”我是一个“机器化学家”我最近研究的重点是“火星制氧”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合成》刚刚报道了我审稿人认为我的表现“令人兴奋”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我请戳下面视频0:00/1:32 到火星上栖居是人类的梦想之一人类已经在火星发现了水但火星大气的含氧量很低电解火星上的水析出氧气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就需要催化剂来“提效降耗”低温、低气压、高辐射的火星环境对人类登陆后就地取材研制催化剂很不利而从地球上运过去,成本太高昂于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实验室创造了我我开始与深空探测实验室合作研

  • 上了热搜的“暖心饭卡” 8年悄悄资助学生500余万元

      南京理工大学学生刷卡就餐。人民网 黄启源摄  无需申请、不用公示、悄悄发放……近日,南京理工大学基于大数据筛查为生活困难学生提供餐补的做法“意外”上了热搜。说是意外,这种做法并非始于当下,其背后是一段延续了近8年的爱心接力。  2016年3月,南京理工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策划发起“暖心饭卡”项目,并出资100万元作为种子基金启动,2017年底瑞华慈善基金会在该校设立“瑞华暖心基金”,2018年起正式冠名为“瑞华暖心饭卡”,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热心人士纷纷向该项目捐赠。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校教育发展基金会副

  • 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

    人民日报社原总编辑范敬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记者永远在路上,只为探究真理、调查真相、传递民声。当下,巴以冲突炮火连连。逆行前往报道的中国战地女记者陈慧慧,因为直面战火而登上热搜,被人们称赞。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技术升级与行业变革,离基层越来越远也正成为一些记者的常态,常常是“人在家中坐,稿从网上来”。今天是11月8日,第24个中国记者节。身处行业变革时期,记者如何离基层更近、离真理更近?新闻舆论工作这件“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又该如何应对人心与技术变革的考验?一直以来

  • 超大城市治理如何跨越“数字鸿沟”

    如今,数字化已成为城市运行和治理的重要趋势。但“数字鸿沟”带来的城市治理困境该如何跨越?这是难题,更是城市升级提档的重要契机。10月31日,在数字重庆建设推进会上,我市印发《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一点颇值得关注:《方案》提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重点是建设超大城市全局“一屏掌控”、政令“一键智达”、执行“一贯到底”、监督“一览无余”的数字化协同工作场景。从重庆的实践经验来看,只有勇于进行“伤筋动骨”式的再造与重塑,才能以整体智治为框架,搭建起城市的“数字筋骨”,建

  • 谈合作 谋发展 促共赢——来自“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的声音

    新华社北京10月17日电 题:谈合作 谋发展 促共赢——来自“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的声音  新华社记者王希、余俊杰、张骁  1200多位中外代表参会,一大批合作项目签约,发布包括五方面共识的北京宣言……17日举行的“一带一路”企业家大会上,中外工商界人士深入交流、寻找机遇、凝聚共识,取得丰硕成果,彰显了继续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工商力量的信心和决心。  “一带一路”倡议激活共建国家发展动力  “我们与吉布提开展合作十年来,建港口、拓园区、引产业、育人才,纳税近1亿美元,推动了吉布提产业和经济发展。”招商

  • 如何用好增发1万亿元国债?国家发展改革委详解→

    如何用好增发1万亿元国债?——国家发展改革委详解增发国债项目安排中央财政将在今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如何促进资金使用精准有效?增发国债项目如何高效安排?围绕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华社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加快灾后恢复重建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今年发生在京津冀、东北等地的暴雨洪涝灾害,暴露出我国在防汛防洪、救灾应急方面仍存在短板弱项,同时灾毁耕地和农田也亟待修复重建。“增发国债能够推动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进度,资金将优先用于医院、学校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恢复重建。同时,增

  • 重磅!习近平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10月18日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开幕式上,习近平宣布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01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中方将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参与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建设,办好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会同各方搭建以铁路、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亚欧大陆物流新通道。积极推进“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加快陆海新通道、空中丝绸之路建设。02支持

  • 重磅大片来了!

    新华社推出五集政论片《新时代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我国文化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华社于10月5日至9日播发五集政论片《新时代文化》,以普通人可触可感的人生体验,解读文化之于国家的深刻内涵。敬请收看!第一集《焕新之力》,时长14:42我们脚下的路,从何而来?去向何方?越过的山、经历的事、点亮的灯、证悟的道,让我们走出自己的路。一个人不能失去前行的力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当中

  • “行善劝善,我们一直在路上”——善行团成立10周年

    走过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多座城市的“爱心万里行”,途经15个国家的世界公益行,“逆行”武汉抗疫救灾……这些影响全国的善举,正是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善行团公益基金(以下简称“善行团”)及其创始人钢子善与爱的篇章。今年是善行团成立10周年。  从“傻捐者”“补齐哥”到“壹起捐”  2012年11月4日,刚开通微博不久的钢子发现,有一名山东农村2岁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家长在求助,于是捐款14814元,为患儿补齐了手术费用。  由此开始,钢子开启了他的网络慈善之路。捐赠金额每年少则三五百万元

  • “2023全国预防出生缺陷”公益主题活动暨“一个都不能少”预防出生缺陷40年礼赞启动会礼成

      为了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妇幼健康行动等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宣传普及预防出生缺陷科学知识,有效防范出生缺陷风险,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正向引导社会正确认识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性。由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北京斯利安药业有限公司作为公益支持单位的“2023全国预防出生缺陷”公益主题活动暨“一个都不能少”预防出生缺陷40年礼赞启动会在北京礼成。  “2023全国预防出生缺陷”公益主题活动旨在通过预防出生缺陷-尤其在神经管畸形防治40年成果回顾展示、主题报告、公益

  • 进一步依法严惩网络暴力!“两高一部”发布的这份意见值得关注

      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对网络暴力违法犯罪案件的法律适用和政策把握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规定。  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这份意见进一步推动了依法惩治网络暴力,值得关注↓↓↓  【网络暴力行为适用哪些罪名?】  网络暴力行为在刑法上主要适用的罪名为侮辱罪、诽谤罪。根据刑法规定,侮辱罪、诽谤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近年来,侮辱、诽谤刑事案件增长明显,其中不少为网络侮辱、诽谤案件,但作出有罪判决的比

  • 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

    不妨静下心来多读些书关于读书的意义,千人有千面的解读,但对于读书的好处,却是无人可以否认。在书页翻动之间,把读书当成习惯,你终会与更好的自己迎面相逢。关于眼界读的书多了,会知道这世上不止有一种文化,对于不同的声音也会变得包容;懂得人生不只有一种活法,对旁人的生活便多了一份理解。所谓见世面,就是明白了世界不止有一面,而通过读书,便能最低成本地见到世界的不同面。通过读书,体会到别人的经历,感受了别人的人生,那些读过的书,就是你打开世界的地图。翻开它们,你就能穿越到任何地方,探索到更多未知的美好。关于

  • 是“权利”不是“恩赐”!无障碍环境如何“从无到有,到有效”?

      在中国,残障群体人口不少,但生活中所见却不多。无障碍环境建设实践了几十年,终于迎来了人大立法。对此,这些最有发言权的人是如何看待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一道社会治理的“必答题”,能否找到终极答案?  “无障碍”:是“权利”,不是“恩赐”  去年这个时候,梁江波成了清华大学的一名研究生,这一年,他37岁。录取通知书上清华大学校徽的模样,在他脑海中想象过上千回。走进清华,是从小时候就埋下的梦想。  就在今年9月1日,备受社会关注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的专门性法律

技术支持: 遥阳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