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

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主办

新闻动态
  • “现在有了能力,我也想为社会作点贡献”

    发稿时间:2025-06-14 15:0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6月10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就业服务中心,王岩正在操作电脑办理业务。  刘 瀛摄(人民视觉)  和大多数人不同,家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王岩,从事的是一份“无声”的工作。  登录系统、上传文件、查询信息、制作表格……坐在工位上,王岩眼睛紧盯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敲得飞快,操作娴熟。从上午9点到下午5点,大部分的工作时间,王岩都是沉默的。  王岩今年27岁,是新城区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主要负责工商信息查询登记等业务。患有先天性脑积水的他,

  • 珍视每一条建议,“最美”变“更美”

    发稿时间:2025-06-15 14:27:00 来源:《工人日报》    “户外工作让人腰酸背痛,中医理疗公益活动今年夏天会不会继续?可以早点开始吗”“三伏天就要到了,希望为我们筹集一些遮阳帽、冰袖、毛巾等户外防晒物品,更实用”“驿站能否牵头和周边餐厅合作,让我们用餐更便宜、方便,而且能随时休息”“建议驿站增加一些中暑药品”……  5月30日,获评“全国最美驿站”的中建三局西北公司秦汉雅苑项目工会驿站内,墙上不大的意见建议栏,再次贴满了意见建议。西北公司第二分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于婕在当天下午(即本轮意见建议收集

  • 危难时刻挺身“逆行” 平凡岁月无声“守护”——应急管理系统代表共话使命担当

    发稿时间:2025-06-13 06:0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过去17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二环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巴特尔先后参与4800余次灭火救援行动,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今天,在国新办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巴特尔分享了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救援经历。在呼和浩特市一家生物公司厂房火灾的救援中,他带队进入现场,飞溅的火苗迎面扑来,刺鼻的气味令人窒息,房顶掉落的铁皮随时会划伤身体。巴特尔和队员在热浪与黑烟中寻找起火点。当时,他们需要穿越一条被大火炙烤的狭窄铁制长廊,巴特尔一边拿水枪

  • “韩红爱心·百人援疆”公益项目持续助力新疆基层医疗卫生建设

    发稿时间:2025-06-12 16:22:00 来源:中国青年网  6月11日,由北京韩红爱心慈善基金会主办,“2025韩红爱心·百人援疆”大型医疗援助公益行动捐赠暨发车仪式在乌鲁木齐举行。  这是2013年“韩红爱心·百人援疆”以来,韩红基金会第五次对新疆进行基层医疗援助。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下,本次行动捐赠项目总价值为4000万元。  据了解,此次公益行动为期13天,将跨越近2300公里路程,由基金会发起人韩红带队,深入多地,开展9场大型义诊、普查地方疑难杂症、免费发放药品,并为在义诊中筛查出的重症困难患者提供后续医疗救助。 

  • 收废品助学,爱心传递不停歇(暖心故事)

    发稿时间:2025-06-12 16:49:00 来源:人民日报  吴其运向小学生捐赠学习用品。  李 辉摄  “孩子,一定要好好学习,以后爷爷再来看你……”在河南南阳市汉画街一小区,一位老人手拿500元现金,摸着初一学生小轩的头说。  这位老人叫吴其运,今年已经74岁了,以收废品为生。这天,他给小轩兄妹送去500元现金和一些学习、生活用品。小轩是南阳市潦河镇人,因母亲去世,父亲在外务工,他和爷爷、奶奶、妹妹一起租住在汉画街。  “我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就想让家庭困难的孩子能不辍学、多读书。”吴其运说,因父亲早逝,吴其运

  • 和音:和合共生的文明智慧转化为全球治理方案

    发稿时间:2025-06-11 06:10:00 来源:人民日报  推动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是中国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切实举措,是将和合共生的文明智慧转化为全球治理方案的生动实践  今年6月10日是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面对世界百年变局带来的巨大冲击,文明的价值空前凸显,文明的互动至关重要,文明的对话正当其时。  为庆祝“文明对话国际日”,“文明交流互鉴”全球对话系列活动9日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在主题对话会上,各方代表高

  • 这是举手之劳,也是爱心接力

    发稿时间:2025-06-11 14:16:00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外卖小哥洪成木把百余名走失者送上回家路  “这是举手之劳,也是爱心接力”(暖心故事)  本报记者 施 钰洪成木正在询问走失人员。金轲摄  天空下着淅沥小雨,空气中满是潮气。  傍晚5点,正值外卖送餐高峰期,福建省南安市霞美镇的外卖员洪成木骑着电动车,行驶在路上。在红灯前停下,洪成木向四周张望一圈,一名50多岁的男子吸引了他的目光——短寸头,光着上身,穿着一条蓝色短裤,双臂抱胸,在一家店铺门口徘徊。  “大哥,你家在哪里?”就近停好电动车,洪成木上

  • 一张全家福 四个民族 这个家庭没有血缘却有真情→

    发稿时间:2025-06-11 14:16:00 来源:央视新闻  在新疆塔城地区有一个特殊的家庭  汉族的“爸爸”  回族的“马大姐”  维吾尔族的丈夫  哈萨克族“弟弟”和“儿子”  “一家人”四个民族  马新华是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的一名退休民警。多年来,她和丈夫无私帮助了多名困难群众,其中不少人,还成了他们的家庭成员。  挂在家中显眼位置的大合照,是一张特殊的全家福:马新华自己是回族,丈夫米吉提是维吾尔族,儿媳是哈萨克族,此外还有马新华的汉族“爸爸”杨吉春、哈萨克族“弟弟”叶尔木拉特·克孜汗、哈

  • 向光而行,为更多患者留住光明(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发稿时间:2025-06-10 13:21:00 来源: 人民日报   原标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40余年完成各类眼科手术近3万例——  向光而行,为更多患者留住光明(讲述·弘扬科学家精神)  本报记者 白剑峰 王宁利在给患者做检查。 受访者供图   人物小传   王宁利,1957年生于青海西宁,现任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眼科学院院长、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致力于重大致盲眼病防控和青光眼诊治技术研究,将传统的青光眼单一眼压理论推向眼压—颅压联动理论(即“双压理论”);引领青光眼手术

  • 【新闻随笔】无言的关爱多多益善

    发稿时间:2025-06-11 14:15:00 来源: 光明日报   【新闻随笔】   据报道,近期,南京理工大学的千余名学生发现:饭卡余额悄悄变多了,金额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原来,这是该校的“暖心饭卡”项目。该项目通过大数据精准识别帮扶对象,为有经济压力的学生提供补助。这样润物无声的精准资助,令人心头一暖。该项目自2016年启动以来,已累计投入680多万元,帮扶3.6万多人次。   “暖心饭卡”并非孤例。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成都大学等多所高校,都在探索依托大数据为困难学生提供相应补贴和生活帮助。这份无言的

  • AI赋能,职业发展有新机 学技能,数字助手来帮忙

    发稿时间:2025-06-10 06:13:00 作者:朱彩云 来源: 中国青年报  重塑千行百业的人工智能(AI),正在为更多技能人才赋能。  前不久,在深圳举行的一场技能人才“AI第一课”培训活动上,来自汽车维修、数控技术、烹调师、家政等多行业的技能人才分享了自己使用AI的体会。  一名粤菜厨师说,自己正尝试使用AI研究川菜等不同菜系菜谱,这有助于融合菜发展。当所在餐厅有外国客人到店时,大模型可以帮助他总结提炼某一道菜的特点;一名家政公司副总裁说,新入行的月嫂往往存在新手疑问,通过AI知识库等工具,能让原本半年的培训时长大

  • 重磅民生文件释放强烈信号 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发稿时间:2025-06-10 06:03:00 作者:贾骥业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本报北京6月9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今天,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发布,从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等方面作出系列部署,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  围绕将更多人群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社保制度全覆盖,《意见》提出要“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会保险制度,全

  • 张桂梅连续十五年送考 守护大山女孩的“人生考场”(守望)

    发稿时间:2025-06-09 14:1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张桂梅(右一)在跟女高学生谈心。苗少坡摄  6月7日清晨,当整个校园还在夜色里沉眠时,教学楼的灯光缓缓亮起。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教学楼前,那个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现。自2011年女高学生首次走进高考考场以来,她从未缺席——这是张桂梅的连续第十五次送考。  “祝大家旗开得胜,金榜题名!请大家记得女高精神:百折不挠,顽强拼搏。”握着一支新买的“小喇叭”,张桂梅的声音穿过清晨的校园,一如过去的14次送考。  “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当熟悉的《万疆》歌

  • 三期“职业教育大讲堂”汇聚各界精英 为职教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

    发稿时间:2025-06-09 06:34:00 作者:张渺 来源:中国青年报  在前不久举行的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期间,三期“职业教育大讲堂”分别在重庆、湖南株洲、辽宁沈阳开讲,汇聚了大学校长、院士、产业专家、大国工匠等各界精英,他们从不同维度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把脉开方”。  2025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职业教育活动周系列活动现场展示的机器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摄  中青报·中青网关注了这场思想盛宴,从中既看到了技能人才“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也看到了产教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更解读出职业教育服务民生、服务国

  • 加强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 全力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发稿时间:2025-06-09 06:38:00 作者:罗文 来源:人民日报  食品安全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不仅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印发,这是食品安全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大事,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治理迈入了统筹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的新阶段。  深入

  • 社会各界全力暖心护航高考

    发稿时间:2025-06-08 13:44:00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刘苏雅 牛伟坤 李祺瑶 何蕊  昨天上午,2025年高考拉开帷幕,人大附中经开学校考点,人形机器人“天工2.0”手拿葵花送考生们踏进考场,寓意“一举夺魁”。 本报记者 和冠欣摄  昨日,2025年北京高考开考。伴随着鼓励声、祝福声,考生们面带微笑,从容应考。家长、老师,还有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们接力,为考生安心舒心考试护航。  家长老师考前送“信任”  愈加轻松的送考氛围已经成了主流。高考首日,很多家长拉着考生拍合影,定格下珍贵的人生经历。  在北京工业大学附

  • “公益重庆・聚力同行”重庆公益慈善融合创新・协同发展研讨会成功举办​

    新重庆-重庆日报精选06-07 11:356月6日,“公益重庆・聚力同行 ——2025 重庆公益慈善融合创新・协同发展研讨会”在重庆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召开。重庆市慈善联合总会党支部书记、副会长况由志、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会长沈飞松、资深公益人傅强、重庆日报时政中心副主任、尹明工作室负责人余虎等12位行业代表及媒体人士参会,共探公益发展新路径。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执行秘书长刘琳主持会议,指出重庆肩负国家战略使命,在城市化与社会结构转型背景下,社区治理和民生服务的精细化对公益慈善提出更高要求。依托15年

  • 近观“两山”丨多彩中国

    发稿时间:2025-06-06 08:21:00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对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江河湖泊到林海荒漠,从湿地草原到青山沃野,总书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足迹遍及神州大地。他强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注重同步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6月5日,世界环境日。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中国,领略生态文明建设的多彩

  • 以“四季情怀”照亮3.6万女童成长路

    发稿时间:2025-06-05 13:26:00 来源:中国妇女报  原标题:江西上饶创新公益模式构建“春蕾”立体关爱体系  以“四季情怀”照亮3.6万女童成长路  江西省上饶市妇联以“四季情怀”深耕公益沃土,创新实行“商会+春蕾”“委员+春蕾”等模式,让爱心从机关单位延伸至社会各界;建立“三个看见”机制,实现精准帮扶;针对不同年龄段需求,推出差异化关爱……截至目前,已筹集2260余万元爱心善款,惠及3.6万余人次,让“春蕾”之光照亮困境女童的追梦之路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刘旭  前不久,一场以“春蕾计划”为主题的培训活动

  • 社企联动,探索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机制

    发稿时间:2025-06-05 19:03:00 来源:社会与公益杂志    中社联副秘书长宋万召介绍中社联发展历史与整体架构  6月3日,福建信昇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郑仁耿一行到访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简称中社联),围绕在建设教育强国、深化全民阅读的战略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探讨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创新解决方案。中社联副会长李羚、副秘书长宋万召、中社联特邀咨询专家范承玲及社会与公益杂志社社长崔强等参加座谈。    座谈会现场  家校社协同育人,创新赋能“圆梦工程”  今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中央宣传部办公厅

技术支持: 遥阳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