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指导

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主办

新闻动态
  • 2023年“重庆渝快保”正式上线 通过“重庆渝惠保”平台可在线参保

    2022年11月3日,由重庆市医疗保障局、重庆银保监局指导监督的2023年“重庆渝快保”正式上线。一年最低仅需69元,每天2毛钱不到,就能获得最高300万元医疗保障,保障范围涵盖医保目录内自付、医保目录外自费和50种特药在内的高额医疗费用补充保障。重庆市医疗保障局、重庆银保监局、重庆市民政局、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重庆市乡村振兴局、重庆市总工会、重庆市妇女联合会、重庆市残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共同出席上线发布会。产品面向全体重庆市基本医保参保人(含城镇职工、城乡居民),不限年龄、健康状况、职

  • 杭州推出公益性岗位 让就业困难人员在“家门口”上班

      招聘活动现场。 杭州市人力社保局供图  中新网杭州11月4日电(张煜欢) 如何让更多就业困难人员在“家门口”实现就业?4日,“杭向共富”就业援助专场活动暨“创业在上城”秋季招聘会活动在杭州开启。该市推出了300余个公益性岗位,助力就业兜底帮扶,劳动年龄段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低保低边人员、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均可报名。  就业援助实现“家门口”上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  就业工作一头连着民生冷暖,一头连着社会发展。  招

  • 每节车厢12处!北京地铁车厢增设爱心座椅

      最近不少坐地铁的乘客发现,地铁车厢内的爱心座椅数量明显多了。记者从北京地铁了解到,今年以来,地铁公司在所辖各线路车厢增加了一批爱心座椅标识,提高爱心座椅数量。调整之后,每节车厢爱心座椅数量统一为12处,进一步满足无障碍人士、老人、孕妇、携带幼儿出行等乘客的需求。  今天下午,记者在地铁15号线列车上看到,长座椅两端的座位都被设置为爱心座椅,并且在椅背上张贴了新的红色“爱心座椅”标志,相比之前的标志,新标志字体更大,颜色也更加鲜艳。北京地铁运营服务管理部曹琼介绍,调整之后,每节车厢爱心座椅的数量都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1月5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米锋 主持人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当前,我国仍然面临境外疫情输入和本土疫情传播扩散的双重风险,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落实“四早”,做到早发现、快处置、防外溢。要严格执行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九不准”要求,提高科学精准

  • 为老年群体提供多层次、高品质、专业化的养老产品与服务 社区养老,让老人乐享幸福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当前,养老服务市场供需状况如何?各地在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生活幸福、健康长寿方面,都推出哪些有效举措?如何更好促进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进行了探访。  需求旺盛——  社区养老服务升级趋势明显  金秋时节,金桂飘香。走进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怡倍康养老服务中心,古色古香的大门、爬满绿植的篱笆、开满鲜花的小院……这个曾经的老旧小楼,如今温馨舒适,满满家的感觉。

  • 北京:老人每年可领200元打车补贴,叫车设施智能升级

    原标题:  北京:老人每年可领200元打车补贴,叫车设施智能升级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孙宏阳 邓伟  “过去真不知道,老年人打车每年都能领补贴啊!”今年10月是第13个全国“敬老月”,10月28日,北京市助老暖心出行活动在中山公园举办,除了向老年人介绍助老打车功能、补贴政策,还发布了《北京市老年人数字化出行服务指南》。  目前,全市已完成430处扬招站升级改造,方便老年人快速打车。  老人每年可领200元打车补贴  《指南》由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老龄协会、高德地图联合编制,旨在帮助老年人学习使用适老化交通出行

  •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首府南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教育公平

    南宁商贸学校进行在校学生身份识别验证南宁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借助大数据平台核验学校资助信息2022年春节前夕,南宁市第二中学受助学生参与到学校综合实践研学基地活动中。图为学生们身着传统服饰,在“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摊位展示和义卖自己设计制作的文创产品。陈宇摄南宁市第三中学受助学生参加“筑梦班”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核心阅读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从“有教无类”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公平一直在路上。  2013年以来,南宁市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学生资助

  • 全国率先!山东出台文件,加快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

    为更好满足困难群众救助需求,充分发挥慈善组织救助力量,近日,山东省民政厅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相衔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开展多种救助帮扶方式、强化政策激励扶持等进行了明确规定。《通知》提出,各级民政部门要坚持政府救助为主体,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第三次分配作用,积极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在政策、管理、对象、资金等方面相衔接,加快形成协同合作、资源统筹、相互补充、各有侧重工作机制。要进一步明确慈善组织参与政府救助的条件、程序、运行规范

  • 青海扩大残疾人就业岗位 3年内落实5700人就业

    中新网西宁10月25日电 (李隽)25日,记者从青海省残联获悉,该省提出建立完善的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和多形式的残疾人就业支持体系,2022年至2024年3年内实现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5700人,推动形成更加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环境。  青海省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推进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鼓励残疾人集中就业、扶持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支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安置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农牧区残疾人劳动增收、加强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建设、提升残疾人职业技能、开展残疾人就业援

  • 广泛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养老服务网络 聚点成网 多层照护(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③)

    核心阅读  建设“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中心带站”搜集养老需求精准匹配服务、智慧平台养老数据实时监测……各地多措并举,逐步形成区县、街道、社区等多个机构和家庭相互支持的多层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个性化养老需求。  设施步行可及  服务全面完善  上午10点半不到,家住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安泰街道乌塔社区的赵毅大爷就来到安泰街道智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食堂。从家出发,赵大爷走到这里只需3分钟。  自己孤身一人,过去,赵大爷吃饭问题最头疼——怕麻烦、不爱做,常常就糊弄着吃。  2021年1

  • 各地改善硬件设施、提高社区养老水平 服务多种多样 生活多姿多彩(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②)

    核心阅读  为提升社区养老服务水平,各地开展了各种有力的举措:通过新建、改造、整合资源等方式,增加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为老年人提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服务范围覆盖理疗、跑腿代办等方方面面;鼓励社会力量加入,提供资金扶持,激发社会养老机构的积极性。  加强硬件改造  扩大设施供给  在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建华区文化街道文宾社区,80岁的张淑琴一早就出了门,讲起今年的老旧小区改造,她说变化就在脚下:坑洼的泥路铺满地砖,广场台阶砌成坡道,杂乱灌木得到修剪……“如今院里的老邻居们都爱出门溜达了。”  近年

  • 贵阳市首家聚爱慈善超市投入运营

    日前,由贵州省民政厅监管、中国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的贵阳市第一家聚爱慈善超市黔灵山店,在贵阳正式开业投入运营。  据悉,这家开设在贵阳市黔灵山公园大门旁边的聚爱慈善超市,有250多平方米,超市不仅为公众提供基本的商超、福利彩票、快递、银行代办、生活缴费等服务,还开展物资接收、发放、捐赠、义卖、志愿服务活动。同时,这家超市还是残疾人创业企业产品的一个主要销售通道,经营方贵州省百年聚公益基金会是省民政厅监管的社会公益组织,他们希望借助超市的管理和运营模式,实现社会组织的造血功能,配合政府深度参与帮扶困难群

  • “90后”党代表於若飞:在抢险救灾现场书写无悔青春

    “由于现场余震不断,年轻的救援队员心里多少都是有一些害怕的,我也有过犹豫,但是因为我是共产党员,必须得站出来,所以我爬进了废墟。”  在16日举行的首场二十大“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上,党的二十大代表、甘肃蓝天救援队队长於若飞向中外记者分享了这样一段经历。  在一次地震救援中,有人被压在横梁下面,需要有人爬进去将他救出来。当於若飞完成任务从废墟里爬出来的时候,他发现周围的人都在为他鼓掌。  “那一刻我感受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自豪,同时也深刻意识到党员的责任就是即使面临生命危险也要勇敢无惧、冲锋在前。

  • 健身达人迎“髓缘”:在福州捐献造血干细胞

      王俊峰来自晋江,是位IT业者,也是健身达人。 薛昀 摄  中新网福州10月17日电 (薛昀)17日,经历为期4天的“动员”,来自福建泉州晋江的王俊峰在福建省肿瘤医院完成捐献,成为福建省第363例、晋江市第5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王俊峰捐献的造血干细胞悬液,也于当天由专业人士送达患者所在医院。一个素未相识的生命,将得以延续。  10月14日,王俊峰注射动员针。 薛昀 摄  王俊峰从2008年第一次无偿献血起,至今已献血19次。在2015年6月的一天,王俊峰了解到除了献血,还有一种帮助人的方式——填写一份详细的个人

  • 鸿鹄计划:公益社群灾害救援的非典型试验

    2022年”鸿鹄计划“第二期昆明线下课互动交流河南7·20水灾后,恩派基金会调研走访被遗忘的重灾区浚县,为受灾村民及时送去各方支持的救灾物资  ■ 本报记者 张明敏  去年7月,一场特大暴雨侵袭河南,扰乱了中原地区人们的平静生活。即使有着较为成熟的应急救灾方案,但突如其来的洪灾还是让很多人感到措手不及。灾害发生后,受灾群体需求的摸排和救援资源的精准匹配成为重中之重。  面对一些重大自然灾害,仅靠外部机构提供支持远远不够,一些公益社群在灾害救援中的探索正逐渐成为有益补充。然而,组建社群相对容易,社群活化并非

  • 从乡村妇女到专业培训师 “童伴妈妈”的成长之路

    儿童工作方法技能提升培训培训现场  ■ 本报记者 王勇  近日,2022乡村儿童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在政府部门、基金会、企业、高校等社会各界代表的共同见证下,一群来自全国各地乡村的儿童服务者获得了主办方颁发的基层儿童服务实践者证书——4名高级培训师、8名中级培训师、15名初级培训师。  她们来自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原:中国扶贫基金会)的“童伴妈妈”项目。项目通过培育乡村妇女开展乡村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确保儿童福利服务递送最后一公里。截至2022年3月,项目已在11省117县1509村开展,惠及近77万余名儿童。项目实施7年来,

  • 巴南区李家沱街道“心灵驿站”:专业社工服务助患者回归社会

    2019年全市启动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试点,选取了11个镇街或社区,以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设立多个精神障碍社区康复点,对精神障碍患者开展筛查诊断、康复治疗、知识普及、构建支持网络体系等关爱服务活动。巴南区李家沱街道“心灵驿站”作为试点之一,从2020年开始,巴南区民政局引入重庆慈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按照“将患者请进来、走进患者家中、增加社会面宣传”的服务思路,积极为精神障碍患者“打造心的乐园,筑造爱的港湾”。叠衣服、整理个人用品、做鸡蛋煎饼、拌凉面、找朋友、自我介绍、过马路、坐公交、服药……这些对常人

  • 携手做慈善 传播真善美——第七个“中华慈善日”活动综述

    第七个“中华慈善日”前后,华夏大地处处洋溢着慈善的暖意与温情。慈善创享会、云展会、主题展、慈善讲座和论坛、慈善奖发布与颁奖,多种形式的宣传和主题活动,如璀璨夜空的点点繁星,照亮每个人心中的善念。这有力促进了慈善事业发展,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环境。精心部署,各地党政领导更加重视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好人”的重要回信等精神,今年8月,民政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第七个“中华慈善日”有关工作的通知》,以“携手做慈善,传播真善美”为主题,部署开展第七个“中华慈善日”活动;慈善事业促进和

  • 志愿“红马甲”凝聚公益防疫力量

    在潍城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身穿红马甲,穿梭在街头巷尾大大小小的核酸采样点,提醒帮助居民做好核酸检测,维护现场秩序,只要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近日,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潍城区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组织公益组织、志愿者投身常态化疫情防控一线,助力全域核酸检测。在潍城区北关街道,潍城扬帆公益志愿者主动到核酸采样点维持秩序、采集信息,在检测现场,他们各司其职、尽心尽力,热情耐心地引导群众自觉排队、扫码、采样,整个过程井然有序,确保了全员核酸检测高效顺利完成。×岗位就是阵地,作为当前防疫的重要力

  • 中国将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

    中新社北京10月12日电 (记者 王祖敏)到2023年底前,中国将基本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到2024年底,探访关爱服务普遍有效开展;到2025年底,确保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失能老年人能够得到有效帮扶,探访关爱服务机制更加健全。  中国民政部、中央政法委等10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上述目标。  《意见》明确,探访关爱服务是政府主导,社会共同参与,通过定期上门入户、电话视频、远程监测等方式,了解掌握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生活情况

技术支持: 遥阳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