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

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主办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2017重庆“公益智库”理论座谈会在渝召开
详细内容

2017重庆“公益智库”理论座谈会在渝召开

时间:2017-09-17     作者:重庆公益网【转载】

9月17日,由重庆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主办的“2017重庆‘公益智库’理论座谈会”在重庆华商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重庆市社科联有关领导、重庆市有关专家教授以及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出席了会议。

成立四年来,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致力于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公益文化的交流。为了进一步提升理论水平,增强公益实践活动的指导,研究会于2017年3月成立了重庆首个“公益智库”,希望通过借助社会资源和社会智慧,凝心聚力推动重庆公益事业再上新的台阶。

创立“公益智库”是公益研究会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的创新与探索。与会者们围绕重庆首个“公益智库”建设和公益理论建设,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微信图片_20190129170145.png

潘勇:建立公益智库,一方面要为党委政府、为中心工作服务,为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陈敏尔书记提出要打好几张牌,如交通建设、民生工作、扶贫落实、生态建设,公益应当参与其中,开展交通公益、民生公益、扶贫公益和绿色公益。“公益智库”团队一方面要贴近市委、市政府的需求,同时也应该考虑自己的角度来提建议。如果是好的建议、好的项目可以立项,通过社科联向市委、市政府上报,社科联也会给予最大的支持。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为推动重庆公益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作了大量工作,我代表市社科联感谢在座的领导、专家和企业家爱心人士为重庆公益事业作出的贡献,今后,市社科联会一如既往继续为研究会做好服务工作。最后我对研究会提出三点要求:第一,公益研究会是对党委、政府工作的有益补充,奉献社会;第二,公益研究会做公益应该遵循力所能及,保持定力,不求利益;第三,公益研究会不搞实体,要搞时效,要为党委决策和企业会员服好务,遇到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困难。

微信图片_20190129170148.png

丁祥龙:扶贫济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无私奉献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改革开放人民富起来了,大家对公益事业关心的程度与日俱增。公益事业的主体主力军由谁来做?民营企业家义不容辞地承担了责任。很多民营企业家在重庆经济发展需要的过程中纷纷慷慨解囊。民营企业有意愿有实力,贡献力度很大。在重庆,民营企业占税收的50%以上、占GDP的60%以上、占出口总额的70%以上、占就业率的80%以上、占服务机构总量的90%以上。虽然社会上对做公益有误解,但我认为,做公益就该表扬鼓励。富了还要“贵”起来,品质高贵,奉献社会,才能鼓励和动员更多的人满怀激情参与公益。

 

微信图片_20190129170151.png

倪志安:“公益智库”在全国不多,公益包括慈善,但不能等同于慈善,公益要大得多,不能搞成一回事。民间智库要和政府智库区别开来。民间智库思想应该更加活跃,要在政府推进公益事业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建议,只要能推进公益事业持续发展,就体现了民间“公益智库”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190129170154.png

黄远固:作为民间学术团体,“公益智库”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方面为本地党委、政府提意见提建议,一方面对从事推动公益事业发展的相关机构提供一定支持。要了解市委、市政府在社会公益发展方面有哪些急于要落实的事。公益既是民间的需求,也是当地政府需要推动发展的需求。公益组织要明确目标方向,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的目标。公益事业比献爱心的范围要广大得多,有哪些方法可以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方向,做什么、怎么做?公益成果如何展示和宣传,如何实现具体操作?都需要“公益智库”认真考虑。

微信图片_20190129170156.png

苏伟:我国社会学家泰斗之一陆学艺先生曾提出一个观点:我们国家对经济建设很重视,但对社会建设比较忽视,所以社会发展相对经济发展落后许多年……社会建设包括公益事业,所以,我国整个的公益事业相对滞后,而西部相对落后地区更加滞后。但重庆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有这么一批热心人士,努力推动,一定能使重要的公益事业如同重庆的经济发展一样,逐步得到提高。公益事业包括三个层次:最基础的层次是慈善;中间层次,就是促进社会移风易俗,要学杜甫,“再使风俗淳”,改变城乡婚丧嫁娶、生老病死直到垃圾处理等各个方面的传统陋习;公益更高的层次,是公益伦理和公益政策的研究、倡导。西方有识之士更看重慈善家排行榜,而不是更看重财富排行榜。英国人民评价20世纪英国政府十大政绩,领导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居然只排到第三,第一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第二是全民医保,它们都属于公益事业。所以搞好公益是流芳千古的。我们的现状是把一些民生问题推给市场,而政府又顾不过来,然后由企业家顶上。目前,公益理论和公益伦理都存在比较大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改善。希望重庆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不断推进“公益智库”的理论研究,为公益事业提供理论指导和精神动力,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从理论到实践能够上升到新的高度。

微信图片_20190129170159.png

孙道进:文化部有一个“智库”基地在西南大学,它的建设可借鉴。我认为,“公益智库”要认清自己,要跟一般性智库有所区别,也要跟慈善区别开。我们紧紧抓住“公益”两字做文章。西南大学文化部基地可以发展为“公益智库”的子部门,建立一个联盟,开展有意义的研究。一是国家性和理论性,二是实践性和针对性。公益智库要从概念层面走向实践层面。结合公共文化领域的经验,提出设立“公益智库”的微信公众号、数字化智能APP,让公益走向大众,壮大公益事业的外延,同时,打造公益品牌,重点突破。

 

微信图片_20190129170202.png

何跃:我认为,“公益智库”在建设中,应当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明理念。从人类历史来看,一个社会如果只为利益而活,而不考虑弱者的利益,那这个社会就不会进步。公益要帮助弱势群体,但不能狭隘的理解就是献爱心,必须站在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看。二是定制度。好的想法,好的理念,一定要有好的制度来约束,才能长久发展下去。三是活机制,公益的设想一定让有实力的人来做,才能把事情做好。四是讲规矩,公益更多的是实践,是人的行为,那就必须讲规矩,要有基本操守。五是夯基础,基础没夯实,有些想法、行为就不能落到实处。六是班子建设,做公益事业,班子搭建很重要。政府、机构、企业家,既要在理论方面有一定的人来研究,还要有机构来组织,有企业家来实施,各方发力,才能把公益做得更好。

微信图片_20190129170204.png

胡波:今天能把这么多专家教授聚集在一起,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我是搞哲学研究的,哲学要对社会问题进行基础性理论研究,而公益就是一项非常广泛的社会活动,所以哲学与广义的公益联系是很紧密的。通常很多人总是在狭义上去理解公益,实际上公益的范畴很广,凡是增进公共利益的事业都叫公益事业。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公益智库”的平台,把许多基础理论研究结合公益事业,提出有益的理论方向,为公益事业提供更多的理论研究。

微信图片_20190129170207.png

赖炳福:首先,要对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成立四年来做出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一是公益研究会把有爱心的企业家们凝聚在一起,卓有成效的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做了很多扶贫济困、关爱老人和儿童的善事。二是进行了公益理论的探讨和研究,积极与市内外的公益协会开展交流。三是邀请重庆专家学者建立了“公益智库”,这对于研究会今后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公益作为社会活动,公益实践走在了前面,但公益理论相对滞后。这为“公益智库”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现在就“公益智库”提几点建议:一是要通过制度和机制,把专家学者们凝聚起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为重庆公益事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公益智库”要策划一些可操作性的公益项目,包括对政府的和民间的,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做一些研究。三是要构建大众公益文化心理。公益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把公益转化为社会共识和大众自觉。四是公益是创新社会管理的一种好形式,要从创新社会管理层面来研究如何推动我们的社会建设,这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要意义。

微信图片_20190129170210.png

姚木远:对公益研究会的工作提三点建议:一是要利用新媒体加大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二是可以多种形式,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类公益活动,通过活动带动更多的人认识公益,有活动我们的事业就有生命力和凝聚力。三是要壮大队伍,感召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队伍壮大了,才更有影响力。四是要突出重点,选准突破口,根据我们的能力有重点地开展公益项目,把公益研究会越办越好。

微信图片_20190129170213.png

郎 诚:公益事业,重点是认知的问题,今后还有社会普及的问题。公益事业研究的课题非常多。所以“公益智库”要担负的使命非常重要,将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结合在一起,就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用公益理论指导公益实践,这是公益事业未来发展很重要的指导思想。

公益事业实际上是一个公共产品。公益首先是实践活动,但如何从理论上把它提升、提炼,首要的工作应该是解决社会对公益的认知问题,所以要扩大公益宣传,营造一个人人参与公益的氛围,这是我们公益研究会的使命。“公益智库”初建,必须要先确定做什么。“公益智库”的基本点是为党委、政府的公益事业建设提供科学参谋和决策依据,为重庆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智力支撑。

微信图片_20190129170216.png

王贵明:目前,我们的公益事业大多以实践活动为主,理论支持很少。所以,公益事业应该建立一个理念,也就是要有一个灵魂。要依托这个理念,提升公益事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公益事业除了思考理论支撑以外,还要思考公益的主体和对像。因为要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必须要得到政府主体的支持。再一个,就是要有好的工作方法和途径。一个事业能不能繁荣兴旺,方法途径非常重要。

微信图片_20190129170219.png

黄斌:公益不能以盈利为目的,但企业家们在市场经济模式下,不以赢利为目的地参与公益,值得点赞。公益事业要可持续发展,就要有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来支撑。作为非政府组织,民间办公益困难是很大的,公益研究会能坚持做下来,实属不易。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益事业方面并不都比西方国家落后,很多公益事业由政府支持,所以民间公益才能更好地发展起来。感谢在座的各位企业家公益热心人士,对重庆公益事业的大力支持。

微信图片_20190129170223.png

余显礼:从概念上来说,公益事业就是向国家、社会、公民献爱心做贡献。公益研究会应当重视公益的舆论宣传作用,让更多人参与公益。要依靠公益事业的主体。公益光靠企业家来做,担子太重。我认为公益的主体应该包括政府、企业家和大众。公益不是简单的捐款捐物,而是为国家和社会献爱心做贡献。公益事业应该是政府为主导,企业家是骨干,广大人民群众是基础,大家都要参与起来,否则公益事业的任务是担当不起来的。在公益工作中,应该关注社会发展的弱势群体,包括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老人等。要在精神上、理想信念、道德层面上,向广大市民宣传公益,让更多的民众参与公益。公益研究会还要通过公益营销来提升自己的形象。

此次公益智库理论座谈会的召开,对于加强重庆公益事业的理论指导、提升重庆公益的理论水平、促进重庆公益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发展,推进重庆社会公益体系建立与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参加会议的还有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理事成员徐红桥、沈飞松、何明丽、蒋文端、付翔、万家志、胥洪江、田大军、黎守勇、李祖辉、王丽萍、王贤波、涂会群、李安平、王成安、顾巨伟、刘晓伟、张慧、童兆文。)



技术支持: 遥阳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