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培育公益服务社会组织时间:2014-09-02 重点培育公益服务社会组织日期:2014年9月2日 09:48 原标题:重点培育公益服务社会组织 市民政局回复市政协委员提案 本报讯 (记者贺风玲 通讯员程倩敏)今年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刘龙湛提出《关于深化中山市社会组织发展的建议》提案,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局获悉,该局于近日正式答复了提案人。据透露,中山年内将组建20家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组织,行业协会将由“一业一会”向“一业多会”转变。 市政协委员刘龙湛认为,近年来,中山市社会组织虽然发展较快,在承接政府公共服务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全市社会建设和管理实际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四个不到位,一是规划引导不到位,社会组织体系缺乏科学规划;二是转移放权不到位,导致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困难、生存空间有限;三是信息发布不到位,中山目前尚未统一资讯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四是人才培养不到位,社会组织人才特别是领袖人才较为匮乏。”其称。 市民政局表示,中山近年来出台了系列文件,将社会组织发展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实行规划引领。同时,多次进行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政企、政事、政社和事企、事社分开,并引入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推动居家养老服务,逐步实现养老服务社会化等。 在人才培养方面,目前已有中山市职业技术学院等5家本地高职院校陆续开办社会工作专业,并依托基础较好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项目点建立了5个覆盖残障康复、老年人等社会工作专业实训基地。此外,还通过建立短信通知系统、开通社会组织QQ群、中山市民政信息网等方式推动社会组织信息化发展。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中山将继续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重点培育行业协会、公益慈善和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几类社会组织。其中,今年将完成组建20家异地务工人员服务组织的任务,各职能部门将通过政府职能转移、委托、授权或购买服务,提供项目和经费支持引导其依法为异地务工人员提供多样化服务。 该负责人称,还将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工作、加快推进全市社会组织信息化和法人库建设,并进一步推进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培养和建设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