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

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主办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子研论道:公益人也需注重形体语言
详细内容

子研论道:公益人也需注重形体语言

时间:2015-12-03     作者:重庆公益网【转载】

子研论道:公益人也需注重形体语言

日期:2015年12月3日 08:58

在公益组织工作20多年,接触公益组织和工作人员很多,有时感觉形体语言很重要,也是身教重于言教吧。

  机构包装。公益组织要生存要发展,但不等于奢华。在机构的办公场所体现简约、环保、文明很重要。有一次看到某公益组织领导办公桌上放着一尊关公像,觉得很是不雅。不知是想招财、还是宣传迷信;有一公益组织男洗手间标志是一个叼烟斗的男士头像,同公益组织性质很不和谐;在某公益组织用餐,用的都是很好的一次性木筷子,觉得不够环保……其实,除了表面的公益宣导,公益组织的自身管理更要突出公益性。如厉行节约、环保出行、人文关怀等等。

  工作过程。公益行为是讲究平等、尊重、和谐的。如在实施项目过程中,显示出强势、优越、官僚、麻木、势利,这本身就违背了公益伦理。这种行为要求是多方面的,如对捐赠人不论规模大小,工作态度应该一致;对受助人不论难易,工作到位应该一致;对监督人不论对错,诚恳应对应该一致;对其他公益组织不论竞争与否,相互肯定与支持应该一致;对社会其他公益行动,不论是否直接参与,道义上的支持应该一致,等等。就是通过行动过程体现公益语言。

  员工符号。公益组织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是有职业要求的。大如学习理论,坚持理念,有公益知识,有公益情怀,行善的前提要有自身的善良、友好、宽容、淡泊、奉献,从事公益就是要求比普通人更有公益心;小如生活不铺张,日常重环保,交往要谦和,热心助他人,处处讲文明等。

  不是给公益人上紧箍咒,而是注意形体语言,是公益组织、工作人员的内在要求和职业素养,只有意识得到、有意识做到,才符合自身。形体语言举一漏万,点个题而已。

技术支持: 遥阳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