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慈善事业也需要“速度与激情”吗?时间:2015-04-18 近日,电影《速度与激情7》上映,首日票房就突破四亿元人民币,引发各方面热议。对于公益从业者来说,却经常纠结于“速度”与“激情”之间,没有“激情”,自己可能撑不下去,无奈离开;没有“速度”,效果又看不到,易受质疑。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褚蓥在接受《善达网》采访时表示,放开管制,让公益真正的回归民间,公益事业能大踏步前进。而仅有激情,“公益则是难以为继的。” 公益“速度”需要政府放开管制 善达网:2008年是公益事业发展的高峰,也被称为“公益元年”,但是后来经过郭美美、宋基会等事件后,公益显然在走下坡路,这从捐款总额的大幅减少可见一般。但近两年,随着慈善事业发展顶层设计的出台,公益的发展速度似有回升。你如何看待公益事业发展的速度问题? 褚蓥:郭美美事件是好事。其降低的是体制慈善的发展速度,却令本义上的慈善事业有了发展的机会。在此之后,由于高层的推动,慈善事业发展速度不断增快。这也符合我国社会转型的现实需求,即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因此,速度的加快反映的是我国慈善事业性质的转变,也是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的一种有力回应。 善达网:在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后,业内纷纷呼吁“公益事业的春天来了”,公益行业好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是这样吗? 褚蓥:的确如此。自《意见》颁布后,各地在慈善事业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慈善事业的发展也不断加快。至少在南方,新成立的组织数量不断增多,组织的专业水平和整体规模也有力较为明显的提升。 善达网:随着公益事业发展进入加速度,公益行业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在你看来,公益事业要进入更高的一个发展阶段,存在哪几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褚蓥:最主要的问题依旧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问题,即放开对慈善事业的管制,令其真正的回归民间,回归社会。目前,我国的体制慈善依旧是慈善事业的主流。这一状况对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阻碍。因此,为了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应尽快放开对慈善事业的管制,推动体制慈善的转型,鼓励社会力量进入慈善领域。 善达网:我们知道,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不再单纯地追求GDP速度,而是更重质量和效益。这种转型对公益事业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健康理念? 褚蓥:影响巨大。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慈善事业发展的机遇不断增大。新常态的到来,代表政府过去的依靠增量投入维持社会稳定的社会管理模式已经不敷使用了。政府必须采用专业化、精细化的社会治理新模式。所以,政府需要向社会组织转移公共服务职能。这也就是说,随着新常态的到来,慈善组织的重要性将得到明显提升。 在这一种大趋势下,慈善组织应提升自身在公共服务领域中的专业性,并加强对社会问题的理解与研究,以更好的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 “激情公益”不可持续 善达网:公益从业者面临着低待遇、低社会认可度的现实尴尬,这种境况需要他们不能磨灭“热情”和“激情”,否则,很难更长久地走下去。对此,你怎么看? 褚蓥:这是难以为继的。作为一个没有能量的弱势群体,是无法去帮助其他弱势群体的。所以,我们应该向慈善领域大力引入市场机制,以提升慈善组织的市场能力,从而提升其经济实力和社会认可度。 善达网:做公益需要“激情”是毋庸置疑的,但有“激情”显然还不够。在经历了汶川,玉树等巨大灾难后,越来越多国人对于慈善公益也变得越来越理性。只有告别激情,公益才可持续。请谈谈您对“激情公益”与“理性公益”理解? 褚蓥:我从不赞成激情公益。公益是一项专业的工作,应该由专业人士来开展。公益行业需要的是能够体面生活的专业技术人员,而不是毫无公益技能,仅有一腔热情的人士。客观的说,这类人的加入,并不能使公益事业变得更好,反而会拉低公益事业的整体专业水平,使得整个行业跌入无序、低效、社会不认可的恶性循环之中。 善达网: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更多的应该是“理性”而非“激情”,现在人们都在讲公益要“造血”,不是“授人以鱼”,而要“授人以渔”,那么,对于个人、机构和企业来说,如何做公益才更理性? 褚蓥:举一个例子。公益项目的设计应基于对社会问题的彻底研究。现在流行的预防艾滋病的办法是大量宣传男同的不负责任的性行为,并告诫男同不要开展此类行为。这种方式是无效的,除了加剧这一问题之外,并不会有太多效果。 男同中艾滋病传播快的根本原因是多性伴。而造成多性伴的根本原因是政府不允许男同婚姻的合法化。所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应更多的宣传男同婚姻合法化,而不是其他。 这才是理性公益,即深度分析问题的根源。 善达网:不管是速度,还是激情,还是理性,目标肯定都是要做“有效公益”,即真正让接受帮助的人受益,生活因公益而变得美好。您认为什么样的公益是“有效公益”?“有效公益”怎样才能更可持续? 褚蓥:有效公益必须是能够解决社会问题根源的市场化的公益。这种公益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吸纳商业经验,并对社会问题有深度研究。这样的公益能够实现自体循环,并能够有效的从根子上解决问题。这样的公益才是有效公益。(作者为《善达网》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