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

重庆市公益事业发展研究会主办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 民间公益透明度为什么不及格
详细内容

民间公益透明度为什么不及格

时间:2015-03-19     作者:重庆公益网【转载】

刘显东

  《2014年度中国民间公益透明榜单》近日在深圳发布,我国民间公益组织的透明指数平均值为27.87,较2013年度提高了2.35个百分点,但仍然为“不及格”。这一榜单由包括壹基金在内的多家民间公益组织共同发起,足以说明整体上不及格的评价是真实的。

  对于公益,国人更多地倾向于认为它是慈善志愿者和慈善机构对公众的救济扶持行为。在这一观念之下,人们不需要知道这些公益机构的运作模式和资金使用状况,只要对大家有好处,为什么要关心他们的钱财从哪里来,花了多少呢?对于某些类型的民间公益机构而言,其资金来源单一,或者是机构内部成员的自筹,确实无需向社会公布其内部财务状况,不存在透明与否的问题。但对于大多数的民间公益机构来说,其资金来自公开募集,依靠社会公众的自愿捐献,此种情况之下,就需要公益机构向其募资对象公布募资使用情况,而设立基金的,还需要对基金的投资损益情况作出说明。民间公益透明度的考察与评价,显然也是针对这种资金来自社会募集的情况而言的。

  依托社会捐赠集中起来的慈善资源要获得持续支持,就必须具有公信力,信息透明就是获取公信力的前提。公众关心他们所参与的公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既要知道公益机构做了什么,也要知道花了多少,成本有多高。这种公信度的高低和公益的成效决定了公益机构能否获得公众的认同和持久支持,公信力也就是其生命线。

  民间公益透明度低,第一种情况,说明民间公益机构的资金构成中,向社会公众募资的分量很少,同时表明公众参与度低;第二种情况,说明民间公益机构本身的运作还不成熟,没有意识到培育公信力的价值,缺乏对社会参与者的尊重;第三种情况,说明民间公益的公益成效较低,民间公益机构透明度低,有时并不一定是因为有什么见不得人的猫腻,而是因为其公益成效差,交不出让公众肯定的成绩单。无论哪种情况,都不利于民间公益的发展。

  这种需要向社会公开公益资源使用情况的公益机构,在一个开放的现代社会,将会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比重。因为公益本身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稳定的资金和财物的供给,另一方面需要卓有成效的管理和运作,需要成熟专业的公益机构和公益志愿者的参与,否则就会出现低效率乃至无以为继。而民间公益的低迷与萎缩,就难以发挥舒缓社会压力、消解阶层鸿沟与社会对立的积极作用,因此需要重视民间公益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无论如何,多家民间公益组织积极参与自律,主动发布中国民间公益透明榜单,正视问题不护短,这正是社会性公益的希望所在。那些已经具备相当实力和社会美誉度的民间公益机构,则需要努力担当起引领公益的责任,不仅在透明度上保证合格,而且能够在公益慈善的实际成效方面也能够拿出亮丽醒目的成绩。


技术支持: 遥阳科技 | 管理登录
seo seo